「余秋雨現象」是上一個世紀最後十年的發燒話題,余秋雨散文在海峽兩岸乃至於華文世界引起的閱讀熱潮,以及圍繞著余秋雨其人其事的種種論爭、批判、護衛,的的確確反映出某種「余秋雨現象」是存在的。如今,我們站在新世紀的開端「再思」余秋雨現象,因為彷彿有了「跨世紀」這條虛線的區隔,也許能容我們從容地重新思索一下余秋雨散文及其文化影響的意義。
迄今,余秋雨已在台灣出版了數種散文集,其中包括最著名的《文化苦旅》(1992)、《山居筆記》(1995)兩本,如果把余秋雨先前在台灣出版但一點也沒引起注意的學術著作《中國戲劇文化史論》(1987)、《藝術創造工程》(1990)算在內,余秋雨的著作在台灣文壇存在已經有十多年之譜。而一直待到「苦旅」以降「文化散文系列」引起轟轟烈烈的余秋雨熱潮,剎時,讀余秋雨散文和讀村上春樹小說一樣,成為某種文化品味的表徵。就像書商還出了書傾力塑造的形象那樣:《到綠光咖啡屋,聽巴哈,讀余秋雨》(1993),余秋雨加巴哈再加上裊裊的咖啡香氣,這樣可有點城市雅痞的氣質出來了;嗯,我還特意到書店翻了一下《文化苦旅》(只是一本哦)最新的再版版數:六十二。就這樣,作者、讀者、書商、媒體共同打造了一個屬於余秋雨的九○年代。
先說台灣的「余秋雨現象」。我手中的《文化苦旅》可是在台第一版,那時對於余氏散文的學者氣質與文化深度頗為佩服,他的確寫出不同於一般散文家的文化視野與人文深度,而當時所謂余秋雨熱還沒上演。後來經過書店排行榜、書商乃至像白先勇這樣的名人加以推波助瀾,一時就成為書肆的暢銷書,不久歐陽子《跋涉山水歷史間--賞讀《文化苦旅》》的一系列賞析文章就開始連載,幾經打造下的文學明星就此誕生,余秋雨成為繼劉墉、張曼娟之後又一當紅暢銷作家。
余秋雨散文是好的,我想可以用四個字來加以詮釋:清麗雋永。「清麗」乃指其文字上的乾淨俐落但造語不俗,「雋永」則是指意境與思想上每每能由事件中興發出若干哲思或感懷,兩相加乘之下,我想中國現當代散文史當中余秋雨必有其地位無疑。只不過,這些文化散文的寫作方式:遍歷人文山水(道士塔、莫高窟、都江偃、西湖、蘇州、吳江、上海、天一閣、天柱山),然後藉其學者之學力拉出典籍、歷史乃至傳說中的種種記載敷衍成文,並不時加之以感懷慨嘆,就像他自己說會離開案頭就是為了追尋學問和遊戲、深邃和青春的「身心健全」,但文章的基調仍是沈重的。
我是這樣看的,這批文章是因為八○年代大陸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自由化衝擊了固有的文化價值體系,中國人價值觀因缺乏古典文化的聯繫而感到心靈空虛下被熱烈擁抱的。余秋雨以淺顯的文字傳遞原本就散布於古老中國四處的文化,並時時有所感懷,這就觸動了一般人的心靈深處在無深度時代對古典文化的渴望或者妝點,好比<風雨天一閣>裡呼求的,中國需要一個好的藏書人,這很像一個「隱喻」:「能不能再出一個人呢,哪怕僅僅是一個,他可以把上述種種苛刻的條件提昇得更加苛刻,他可以把管理、保存、繼承諸項關節琢磨到極端,讓偌大的中國留下一座藏書樓,一座,只是一座!上天,可憐可憐中國和中國文化吧」。
不知怎地,這樣煽情的文字好像還是極為熟悉的,「圖存救亡」、「復興文化」?我隱隱感到這裡面還是流動著一種召喚「集體主義」情緒的力量,而遠不是余秋雨想要追求的個人的自由,或許正因為這樣,余秋雨散文召喚出沈澱在中國人與華人潛意識中共通的一些文化經驗,使得他的散文成為一種對傳統的重溫或孺慕,這種感覺是溫暖卻也沈重,足夠讓他的散文在這個冷漠而輕浮的世界得以暢銷。
在台灣的余秋雨熱發散時,中國大陸文壇同樣也不遑多讓地熱得發燙,甚至從盜版的數量與肆無忌憚看來,恐怕中土余迷讀者遠比我們島國多上數倍不止。不過,這股風潮中夾雜著一股不小「批余」的聲浪,少說有上百篇文章都從較嚴厲的角度,對余秋雨其人及其文提出質疑與批判(見參考書目所附)。「譽之所至,謗亦隨之」,這句古訓可以拿來這裡作一註腳,余秋雨一夕成名讀者風從,但看不慣其文章為人的自有人在,這種「文壇公案」其實也並不新鮮,每個有名文人多多少少都有愛之者與憎之者為之「編故事」,我們不只要看熱鬧更要懂門道,才不至於淪為八卦一族,我們選談這本書正有此意。
台灣出版商推出徐林正的《文化突圍--世紀末之爭的余秋雨》,其實是浙江出版社印行的台灣版,我相信台灣的讀者不免會吃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以說,如果你對余秋雨夠死忠,這書你看來一定義憤填膺但又可以出口鳥氣;如果你對文人八卦有興趣,這書倒有那麼一點藝文八卦的味道。但我覺得,絕大多數人會對此漠然,因為以我的「偏見」,向來不成氣候的書評制度,使台灣讀者與評者並未重視這股延燒自彼岸的「余秋雨批判」風潮;相反地,還顯得相當「麻木」,其因有待考察。但有一點可以一說,那就是在一向不深入討論余秋雨現象的台灣引進這本書,恐怕除了一些有心人還會一探究竟外,怕只是一個缺乏社會討論脈絡的不知定點何在的「空降議題」罷了。
不過,貧乏的閱讀文化或許更需要時時提醒,即使不知成效如何。
徐林正此人據大陸版的簡介是說:「本書作者徐林正當過鄉村教師,寫過武俠小說,目前在文壇觀雲察雨,文膽俠氣,深得余秋雨先生的期許,文匯版《山居筆記》自序稱之為「青年學友」」。這樣看來,徐林政也者,因是余秋雨所器重之學友,所以就代他「出頭」,發揮他的文膽俠氣為余秋雨受誣被批之事一一反擊,所以此書說是一本「答辯書」也並不為過。恰巧,就有一本批余的書叫《「審判」余秋雨》,仿效法庭審案方式對被告余秋雨「謀殺散文案」加以審訊。有批判也有回應,我們姑且來看他們如何攻防。
余秋雨熱在中國大陸燃燒自有其時空因素,但他之被無情的批判恐怕也正是同一個社會時空造成,《文化突圍》和其他「擁余」的著作便在幫余秋雨辯解並回擊。總括《文化突圍》裡頭所被批判以及答辯的重點大約有三:一是說余秋雨是否是學術明星,而藉學者之名來媚俗、求暢銷?(頁46)二是說余秋雨散文中是否賣弄學問,但又錯誤百出,因而「硬傷」甚多?(頁85)三是說余秋雨的人格是否有問題,在文革期間是否參與「寫作組」為當權者當文膽,如今卻不知懺悔?(頁68)
其實,這三個問題如果嚴肅來看待,應該可以看做是關於商業與學術、知識與誠信、罪惡與懺悔的幾重課題。因為在一個書商包裝學者成為暢銷文學明星的機制裡,書商的商業化企圖會不會使學者的專業性受到侵蝕不是沒有疑問的;而學者是否意識到自己挾菁英姿態指導眾生時,能否有學術研究一般的嚴謹也是值得關注的。至於最後一個問題恐怕是台灣讀者較難以想像的:在中國民眾反思文化大革命經驗時,誰該為這場浩劫「買單」就成為整個社會能否總結經驗尋求救贖的焦點了。余秋雨的文化散文總是在檢討中國文化中的惡或善,但關於自己,和一般散文家相比的確是很少談的,我們毋需說長道短,但從民族創傷如何療癒與重生的角度看,余秋雨盛名之累好像也被迫要站在肥皂箱上給現代文壇紅衛兵給審上一審。
然而我終究是太理想化了,有誰會認真探討這些問題呢?其實我對余秋雨其人素無研究,因此對有關人身攻擊的「羅生門」部份實在也興趣缺缺,因此如果你並不愛道聽途說,建議讀者諸君您還是到余氏散文中優遊領略便可。不過由這些論爭大概也可以看到,在中國大陸的「余秋雨現象」比起台灣讀書市場的安靜近於死寂,吵一點好像還不錯哩。
不過雖然前頭已說過,這本書的議題本來就是台灣讀書界沒有注目過的,讀之應該有助吾人長長見識,但看完這本書還是不得不說,《文化突圍》從頭到尾都在為余秋雨說話,但卻是「愚忠」、「死士」一般的姿態,好像余秋雨無一可以物議,這反倒顯得招人厭惡。尤其是本書雜亂無章的編排方式,所辯之事無一系統可言,純粹為辯而辯、散槍打鳥更顯得此書的粗陋無章。所以,這本文壇八卦書可以滿足余迷的窺伺心理,多少還能以助談資,但余秋雨現象背後真正的文化意義倒真要一點敏於思索的勇氣才做得到了。
2001.1.10寫於新竹
參考書目:
‧ 徐林正,《文化突圍--世紀末之爭的余秋雨》,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12。
‧ 歐陽子,《跋涉山水歷史間--賞讀《文化苦旅》》,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4.15。
‧ 蕭樸編,《感覺余秋雨》,上海:文匯出版社,1996.2。
‧ 愚士選編,《余秋雨現象批判》,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8。
‧ 愚士選編,《余秋雨現象再批判》,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8。
‧ 蕭夏林、梁建華編,《秋風秋雨愁煞人--關於余秋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0.1。
‧ 聶作平,《「審判」余秋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6。
‧ 楊長勛,《余秋雨的背影》,廣州:花城出版社,2000.10。
‧ 朱大可,<抹著文化口紅遊蕩文壇--余秋雨批判>,《十作家批判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