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政策新論 | |||||||||||||||||||||||||||||
|
| ||||||||||||||||||||||||||||
適用對象: 適用於學校相關課程的教科書及一般大眾參考閱讀。 | |||||||||||||||||||||||||||||
本書特色: 台灣社會在戰後五十幾年來的經濟與政治發展成就,可以說使得台灣不但沒有在現實的國際環境中銷聲匿跡,反而取得它的主體性之發展空間。台灣社會擁有自己的共同生活秩序,個體在這秩序中進行社會化也並沒有問題。但是在資訊科技的高度發展,以及大陸經濟市場的強大競爭下,這個生活秩序近年來已經悄悄地進入重建的歷程。在參照歐洲整合的經驗下,我們需要一個更廣義的文化概念來回應這個重建的歷程。換句話說,我們的基本邏輯是文化領域在全球化和地方化背景中,與科技、經濟和自然領域必須有一新的關係。它們在同時回歸到權利要素時,新的文化與文化政策概念事實上已經不是一種被動的維護或展演,而是一種更整體、更宏觀的重建或建構。在傳統族群或語言、宗教等等因素之外,以比經濟或科技更具整合性的前提下,它提供社會認同與個人認同的新空間。在包含經濟與社會建設容中,新的文化政策以建構完整權利系統、鼓勵參與共同體為目標,並且在迴避意識型庇與國家主權問題中,體現主體性的真正社會科學意義。因此這種廣義文化政策是因應當代社會型態與需要所產生的一種方式,它不是一種理論系統,而是重建社會生活的整體符號與行動。 | |||||||||||||||||||||||||||||
章節目錄: 第一章 文化現象與政策 第一節 文化現象與廣義的文化概念 第二節 文化的解除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與地方性 第三節 文化現象的反省與文化政策的發展 第二章 文化現象的詮釋與文化科學 第一節 自然現象與文化現象 第二節 作為文化人的個體生存 第三節 文化政策的新導向以及符號系統的空間、權利和認同要素 第三章 全球化的共同體與社區政策 第一節 共同體的空間形式與其發展--從城市、國家、民族國家到區域聯盟 第二節 台灣社會的全球化與社區概念 第三節 文化行政與政策的地方化 第四章 共同體的權利和參與形式 第一節 市民社會的重建與新的社會契約理論 第二節 文化權利與社區參與 第五章 台灣社會的多元認同與重建 第一節 多元認同的社會 第二節 台灣社會的形象式認同 第三節 認同的重建--共同的成員權認同 第六章 成員權認同(citizenship identity)--作為台灣文化政策的基本形式 第一節 參與時代的來臨--全球化與新的共同體形式 第二節 文化權利與台灣地方文化活動的新空間 第三節 建立在參與和權利概念上的認同--一種廣義的成員權概念 第七章 福利社會(welfare society)--作為文化政策的整體實踐 第一節 去商品化的邏輯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與新的社會和文化權利 第三節 文化政策與福利社會的同構關係--新中間路線 第八章 結論--全球化與本土化下的台灣主體性 參考書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