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符號學 | |||||||||||||||||||||||||||||
|
| ||||||||||||||||||||||||||||
適用對象: 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 |||||||||||||||||||||||||||||
本書特色: 符號學是世間最能彰顯「整體性」特徵的學問,它在西方已有無以計數的研究成果;而在東方卻還停留於起步階段,不能無憾!本書以《中國符號學》標題,一邊顯示一種「差異形態」符號學的誕生;一邊預期這種「差異形態」符號學的發展方向。其中以文本、話語、觀念等相關符號的具體運作情況為主要研究對象,而得出背後心理、社會、文化等促成機制為考量檢測依據的結論,立論新穎精密,為當今所罕見。 | |||||||||||||||||||||||||||||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 論 一、從符號學到中國符號學 二、中國符號學的成立與目的 三、中國符號學的建構方向 第二章 意義的生成與衍變 一、現代意義理論的啟示 二、中國傳統揭發意義的幾種途徑 三、意義生成可能的心理機制 四、意義衍變過程的本體論特徵 五、類似考察在建構中國符號學上的作用 第三章 歷史文本的建構與解構 一、歷史觀念在當代的轉變 二、歷史文本與意識形態 三、歷史文本建構的可能方式 四、歷史文本不確定的解構傾向 五、重新看待歷史文本的方案 第四章 倫理話語的經驗性與理論性 一、倫理話語的雙重特徵 二、從經驗性過渡到理論性的原因 三、相關倫理案例的檢驗問題 四、倫理話語的理論性要求的必要性 五、重構倫理話語的一些方向 第五章 傳統雅俗文學觀念的定性與定量問題 一、一個文化符號學的思考 二、雅俗文學觀念的生發演變 三、雅俗文學觀念背後的心理機制 四、雅俗文學觀念實踐的純度問題 五、重新面對此類課題應有的態度 第六章 宗教神祕話語的指涉問題 一、宗教的宗教性標記 二、終極實體的爭論癥結 三、佛道二教所對應的神祕話語 四、佛道二教神祕話語的指涉問題 五、解決神祕話語指涉問題的方案 第七章 歷代啟蒙教材中兒童觀念的演變及其意義 一、一個假定:兒童是虛構的對象 二、歷代啟蒙教材中兒童觀念的成形蠡測 三、歷代啟蒙教材中兒童觀念的演變情況 四、相關事實對原假定驗證的程度 五、兒童觀念不定性所顯示的意義 第八章 古籍今譯的語言轉換問題 一、論題的緣起 二、古籍今譯的主體與客體 三、古籍今譯的訴求對象與限度 四、古籍今譯的方法論 五、古籍今譯的檢證標準 六、古籍今譯的美學 七、結 語 第九章 當代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話語檢測 一、小說/敘事理論的架構 二、中國古典小說可辨認的性格 三、當代中國古典小說研究的風氣概況 四、侷限於紀念碑與舶來品的研究視野 五、超越兩種視野的必要性與方向 第十章 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 一、民俗文化的涵義與指涉 二、民俗文化的變異性與非教育性 三、改變非教育性的時代背景 四、當今傳播與推廣的情況 五、重估民俗文化的教育價值 第十一章 結 論 一、主要內容的回顧 二、未來的展望 附錄一 繪畫符號的意義問題 附錄二 俠話語的神話性與社會功能 附錄三 中國文獻學研究的話語新版 參考文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