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電子書 | |||||||||||||||||||||||||||||
|
| ||||||||||||||||||||||||||||
適用對象: 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 |||||||||||||||||||||||||||||
本書特色: 廿一世紀的開展,意謂著人類已面臨新知識經濟的來臨,此種轉變可從紙本書演變到電子書的過程來一窺端倪。本書從四個面向來做探討:一、從印刷出版到電子書的歷史沿革;二、爬梳電子書的類型、發展及所遇到的瓶頸;三、網路發展對出版產製及讀者、作者、出版者之間關係的影響:四、對未來電子書的預測,本書即藉由未來學的方法,對未來電子書的形貌和相關發展作出推測和想望。 | |||||||||||||||||||||||||||||
章節目錄: 出版緣起 序 第一章 緒 論 一、一般研究法 (一)文獻分析法 (二)問卷訪談法 二、未來學研究法 (一)趨勢統計資料蒐集與分析 (二)情節分析法 第二章 出版形式的演變 一、出版的涵義 二、出版歷史的發展 (一)傳統出版的發展 (二)現代出版的形式 (三)傳播過程的演變--口語傳播、文字傳播、電子傳播 三、網路興起的影響 (一)網路的起源與發展 (二)網路與出版 第三章 電子書的崛起 一、電子書的發展 (一)西方電子書的發展 (二)國內電子書的發展 二、電子書的界定 (一)關於電子書的各家說法 (二)本書對電子書的界定 三、電子書的出版現況 (一)國內電子書現況 (二)西方電子書現況 第四章 電子書未來的變革 一、出版流程的演變 (一)傳統出版的形式 (二)電子書出版的形式 二、出版網絡結構的轉變--作者、讀者和出版者的關係: (一)傳統出版關係約三者互動 (二)從接受美學的觀點看資訊社會中三者約互動 (三)傳播媒介在出版網絡發展中扮演的角色 三、電子書未來可能的走向 (一)相關資料蒐集 (二)情節分析法 第五章 結 論 一、研究發現 (一)傳播路徑與方式的改變 (二)網路文學的形式--新文體的誕生 二、研究限制與建議 (一)研究限制 (二)研究建議 參考書目 圖目錄 圖3-1 Memex假想圖 圖3-2 文昌一號電子書 圖4-1 電子化的編輯步驟 圖4-2 資訊社會中作者-讀者-出版者的網絡關係 圖4-3 網際網路用戶成長趨勢 圖4-4 資訊硬體產品年成長率 表目錄 表2-1 傳播的過程 表2-2 麥克魯漢傳播的歷史階段 表2-3 Kitahara傳播發展的階段 表3-1 電子書閱讀器款示(皆為美國產品) 表3-2 一九九四年台灣光碟市場 表3-2 有購買電子書的比例 表3-4 各種圖書占營業額的比率 表3-5 美國電子書銷售統計(2001年1-9月) 表4-1 傳統出版和個人出版的差異 表4-2 電子書出版和傳統出版的過程表 表4-3 電子書和傳統書的特性 表4-4 我國個人電腦市場規模分析 表4-5 資訊硬體產品產銷分析 表4-6 家庭擁有個人電腦情形 表4-7 上網人數推估-按年齡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