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治商品化理論 The Theory of Commodification Politics | |||||||||||||||||||||||||||||
|
| ||||||||||||||||||||||||||||
適用對象: 適合一般大眾閱讀及學校相關科系教科書或參考書。 | |||||||||||||||||||||||||||||
本書特色: 「政治商品化」在代議政治的晚近發展中,有如聚光燈般鮮麗地輝映著政治人物的舉手投足,卻甚少被政治學界視為具有未來指標的嚴肅課題。本書作者嘗試匯合政治哲學、政治經濟學與歷史社會學諸觀照面,一體拆解這段具有深遠影響的意識根源,並指陳其結構關係。 | |||||||||||||||||||||||||||||
章節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概念分析與論述立場 第二節 論述方法與論述要旨 第二章 資本主義的政治性質 第一節 利益政治 第二節 商品政治 第三節 個人主義的主體性與個體性 第三章 政治商品化的底層基礎 第一節 商品邏輯與商品化 第二節 資本邏輯與商品社會 第三節 國家機器與資本累積 第四章 國家機器的再生產作用 第一節 先進國家的處境典範:統合主義與福利國家 第二節 後進國家的處境典範:官僚威權與民主轉型 第五章 政治商品化的上層結構 第一節 政治市場的運作型態 第二節 政治行銷與意識塑造 第三節 政治過程的生產與再生產 第六章 商品體系的政治價值 第一節 國家與市場的體系關係 第二節 個人主義與政治市場的反省 第三節 結論:信望政治或烏托邦黃昏? 參考資料 圖表目錄 圖1-1:國家角色的論述場合 圖3-1:商品化的邏輯 圖3-2:商品化的實現基礎 圖3-3:國家機器的形成 圖3-4:國家權力類型 圖4-1:國家角色分析模式 圖4-2:統合主義的水平類型 圖4-3:統合主義的垂直類型 圖4-4:統合主義的結構關係 圖4-5:福利國家動態 圖4-6:官僚威權政體的結構關係 圖4-7:民主轉型的政經趨勢 圖5-1:政治行銷的作用 圖5-2:訊息再生產的邏輯 圖5-3:權力的結構關係 圖5-4:政策過程的生產流程 圃5-5:政治商品化過程的國家角色模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