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政府與政冶(第三版) | |||||||||||||||||||||||||||||
|
| ||||||||||||||||||||||||||||
本書特色: 中國政府是如何運作的? 本書運用政府過程的方法,從對以「黨政關係」主線的政治權力結構和社會階層結構的剖析開始,漸次展開對意見表達、意見綜合、決策和施政四大基本環節的分析,並在此基礎上對政務資訊傳輸、社會監督、「單位」的政治功能與承擔政府職能、政府的主要經濟行為、縱向間府際關係、城市和鄉村的政治運行等問題做了較為全面和很有新意的界說。 | |||||||||||||||||||||||||||||
章節目錄: 比較政府與政治叢書序 百年暗路,何燈能照 i 主編序 vii 三版序 ix 緒 論 1 第一節 「政府過程」的研究方法 2 第二節 中國政府與政治的基本特點 9 第三節 中國政府與政治研究中的幾個技術性問題 19 第一編 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 27 第1章 憲政結構 29 第一節 中共中央領導機關 30 第二節 中央國家機關 35 第三節 中央軍委 46 第四節 中央司法系統 48 第五節 地方憲政結構的一般狀況 53 第2章 黨政關係:中國的基本政治關係 59 第一節 中共在國家生活中的領導地位 60 第二節 「黨政關係」:中國的基本政治關係 64 第3章 主要社會階層 75 第一節 基本階層 77 第二節 復新階層 89 第三節 新興階層 91 第四節 過渡性階層 94 第4章 社會階層關係變化及其對政治發展的影響 101 第一節 階層關係的現狀 102 第二節 調整社會階層關係的思路和方法 107 第三節 社會階層關係變化對政治發展的影響 111 第二編 中國政府過程 123 第5章 意見表達過程 125 第一節 意見表達個體 126 第二節 意見表達團體 134 第6章 意見綜合過程 151 第一節 關於「意見綜合」的幾個理論問題 152 第二節 意見綜合主體 154 第三節 中共中央領導下的意見綜合過程 157 第7章 決策過程 165 第一節 立法過程 166 第二節 「施政綱領」—政府工作報告的制定過程 173 第三節 國家生活中重大事項的決策過程 179 第四節 國家預算的編制和審議程序 185 第五節 人事決策過程 198 第8章 施政過程 207 第一節 中共黨內的執行系統 208 第二節 國務院機構設置 214 第三節 國務院實施國家決策的活動 222 第四節 黨政系統實施重大決策的方式和步驟 231 第五節 「兩院」的執法工作 236 第六節 國家預算的執行 245 第9章 政務資訊傳輸過程 253 第一節 單通道政務資訊傳輸體制 254 第二節 「五位一體」的統合型資訊傳輸體制 260 第三節 政務資訊工作 273 第10章 政府過程中的監督體系 281 第一節 監督體系的基本框架 282 第二節 法律監督 286 第三節 政府與政治監督 293 第四節 社會監督 301 第三編 中國政府與社會經濟生活 309 第11章 混合型政府規制與「二重性」的社會仲介組織 311 第一節 政企關係 312 第二節 混合型政府規制 319 第三節 社會仲介組織 329 第12章 單位的政府職能及分解 347 第一節 單位的概念和單位承擔的政府職能 348 第二節 單位分擔政府職能的歷史根源和現實局限性 354 第三節 單位控制範圍的縮小與單位政府職能的分解 357 第13章 政府的主要經濟行為 363 第一節 政府投資 364 第二節 財政補貼 374 第三節 國有資產管理 384 第四編 地方政府與政治 393 第14章 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基本架構 395 第一節 關於「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的基本指導思想 396 第二節 實現「兩個積極性」的基本機制 404 第15章 中央與地方關係 417 第一節 中央與省的關係 419 第二節 中央與自治地方的關係 428 第16章 農村政府過程 435 第一節 縣制沿革與縣政特點 436 第二節 省─(地、市)─縣政府過程 441 第三節 縣─鄉(鎮)政府過程 447 第四節 村民委員會 455 第17章 城市政府過程 463 第一節 市制的基本狀況和主要特點 464 第二節 「市—區」政府過程 470 第三節 「區─街」政府過程 476 第四節 區街經濟工作 482 第五節 居民委員會 486 參考文獻 49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