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惕的、主體的台灣史 | |||||||||||||||||||||||||||||
|
| ||||||||||||||||||||||||||||
適用對象: 適合一般大眾閱讀。 | |||||||||||||||||||||||||||||
本書特色:
本書,即本此「主體的台灣史」的精神,試為拋磚引玉之作。所涵四篇,即: 一、日本據台時期的鴉片政策史要。 二、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 三、如何認識「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應誼1962年版的《亞細亞的孤兒》 四、日據時期,台灣血淚史要。 關於第一篇與末一篇,筆者都直捷標明「日本侵據台灣」的觀點,是據筆者研究,日本統治期間,即以鴉片問題言,當我確知台灣先民在禁吸鴉片上的表現,實曾 在世界毒品禁絕史上,寫下了極光明、極偉大的一頁,而日本統治者居然會以「管理中醫」的方法將之抑制,將之扭曲,使得我台灣先民一直必須肩負「嗜食鴉片」 的歷史烙印時,我相信它確實當時絕未將台灣民眾視為其子民。 關於第二篇及第三篇;「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如副題所示,深涉美蘇冷戰,正可以做本序文中強調「現實世界」在國際情勢下的例子。 | |||||||||||||||||||||||||||||
章節目錄: 獻詞(一)(二) 序(三)探究主體的台灣史 (二)留下關切時代的物證 (一)令我覺悟的台灣史 第一篇 日本據台時期鴉片政策史要 序幕 由兩次鴉片戰爭到甲午之戰 ○、前言 一、政策的形成(1895-1898) (一)三種漸禁意見的爭勝 (二)後藤氏政策的面貌與實際 1.政策的面貌 2.政策的實際 二、政策的高峰(1898-1921) (一)登上高峰 1.保甲與匪徒刑罰令的鎮壓與招降 2.社會價值的倒錯 3.撲滅禁煙的力量 (二)在高峰上 1.壓制傳統醫療服務 2.1902年的第二次網羅 3.1904年至1905年的第三次網羅 4.1908年的第四次網羅 三、政策的蟄伏(1922-1929) (一)引起國際注目的日本鴉片問題 1.關東廳鴉片事件 2.台灣鴉片事件 (二)在國際鴉片管制舞台上的表演 1.〈日本帝國的鴉片政策〉的發表 2.出席世界麻醉品教育會議 (三)復起政策的推動 四、政策的萎頓(1929-1931) (一)國際局勢日趨不安 (二)國際鴉片問題爭論的發展 (三)台灣民眾的覺悟 (四)日本侵據者的反應 1.日本政府方面 2.據台當局方面 (五)萎頓的事實 1.台北更生院的成立 2.鴉片癮檢驗方法上的突破 3.民眾覺悟下這次網羅的結果 4.癮者人數與鴉片收入的抑制 五、鴉片絕跡與鴉片制度的終結(1931-1945) (一)日本官方的基本心態 (二)日本單國主義的發展 (三)日本在台灣鴉片政策上的作為 1.台北更生院治療的成功 2.參加曼谷國際鴉片會議成功 3.第二、三兩期矯正事業 4.鴉片專賣制度的終結 (四)社會與政經大環境的變化 1.益趨低下的人民生活 2.走向戰時總體戰體制的搜刮 3.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後的戰局壓力最後的戰爭需要 六、餘言——台灣鴉片的禁絕? 第二篇 東京澀谷事件與其時代——被犧牲在美蘇冷戰中的一段當代台灣史 ○、前言——最初的問題意識 一、大環境的情勢 (一)美蘇關係 (二)東京當局的處境 1.在佔領軍當局方面 2.在日本當局方面 (三)中國當局的處境 二、慘案的發生與責任的歸屬 三、事件後的各方反應 (一)日方的反應 (二)美方的反應 (三)中國的反應 (四)台灣的反應 四、在海峽兩岸事態的發展 (一)海峽兩岸之共同關切 (二)台灣內部反應的歧異 (三)海峽彼岸態度的分化 (四)國民政府的忐忑 五、佔領軍審理本案的幾幕 第一幕 審理之前 第二幕 審理過程 第三幕 判決前與判決日 六、海峽兩岸對於本事件的悲哀與憤怒 七、餘聲 餘聲的尾語 第三篇 如何認識「日本殖民統治下的」--應讀1962年版《亞細亞的孤兒》 ○、由著名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談起… 一、認識「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的困難 (一)政治問題的障礙 (二)研究資料的貧乏 (三)殖民統治手法的細膩 (四)對威權統治的情緒反彈 (五)主體意識的不足 二、重新認識這段歷史的必要與其門徑 三、且看《亞細亞的孤兒》的三個中譯本 四、以尊重著者的方式,讀《亞細亞的孤兒》: (一)教育的本業方面 1.對於台灣傳統的書院教育 2.對於日本據台後的公學校教育 3.自發的社會教育 (二)在文學的志業方面 1.對該書男主角一段青年期掙扎的異族戀情 2.對於在那段異族戀情結束後 3.初入教育界的純潔感受 4.對於一般事物的觀察和體悟 (三)在社會的志業方面: 1.在殖民統治下的壓迫 2.混亂的中國經驗 3.主體的台灣 (四)餘述該書 五、如何認識「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 (一)由社宙科學的角度去研究 (二)透過新史實去呈現伏流在社會歷史下的意識 (三)追求批判的「認識」標準 1.「好而知其惡」 2.「惡而知其美」 六、結語 第四篇 日篇時期,台灣血淚史要 前言——血淚之源? 一、日本侵據台灣的基本政策 二、「血」的歷史——威壓與攘逐下的反抗 (一)台灣民主國的唐景崧時期 1.獅球嶺之役 2.牛稠港之役 (二)台灣民主國的劉永福時期 1.新竹羊喜窩之役 2.新竹楊梅之役 3.新竹城奪還之役 4.大嵙崁之役 5.尖筆山苗栗之役 6.八卦山之役 7.道士吳得福事件 8.大莆林之役 g.打貓街之役 10.台南之役 (三)台灣被「全島平定」後的反抗 1.台北、宜蘭、淡水聯合起義 2.雲林鐵國山事件 3.嘉義與南台灣的反抗 三、「懷柔政策」的暴行與反抗 (一)懷柔政策前的暴行 1.三角湧與大嵙崁暴行 2.蕭龍街事件 3.大莆林暴行 4.雲林「大屠殺」 (二)懷柔政策後的暴行 1.阿公店大虐殺與1898年大掃蕩 2.中部誘殺事件 3.懸賞暗殺義軍首領 4.襲殺林少貓 四、淚的歷史--陰謀與欺騙下的吞忍與反抗 (一)被殘害的社會生命力 1.破壞台灣民眾的自我形象 2.鴉片販售者資格「良民化」 3.嚴禁民間力量對於禁吸鴉片的努力 4.醫療體系的破壞 (二)被告發的革命與宗教訴求 1.新竹北埔事件 2.苗栗羅福星事件 3.林圯埔事件、六甲事件、唯吧哖事件 (三)愚民政策及其反抗 1.愚民教育與同化運動 2.愚民政策與「台灣文化協會」的反抗 3.全面宰制與台灣民眾黨、農民組合、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的反抗 4.皇民化運動與其反抗 尾聲—澀谷事件,另一段命運史正要開場 各篇篇尾註 代跋——本書與我所成長及思考的年代 附表一、日據下台灣鴉片問題、醫師人數與台人、日人死亡資料表 附表二、日據下日台籍民的平均生活水準與兩籍民的生命對照表 附錄一、由伊藤潔氏的成名作《日本統治與台灣鴉片問題》看其所謂「學者」的真面目 附錄二、紀念吳濁流先生逝世22週年——請各界為我們偉大的客籍作家伸冤 附錄三、「台灣意識」在「汗漫」中鍛鍊——試傾聽台灣民間精神的澎湃 | |||||||||||||||||||||||||||||
|